产品中心

产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彭州葛仙山镇文旅融合新样式

来源:xc杏彩体育    发布时间:2024-04-14 16:59:59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聚焦乡村产业,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在当前抓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秩序恢复的过程中,帮助农民收入增长,使得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年上升,以特色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彭州是古蜀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有三千年的文化渊源,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彰显着地方特色,新时代下开展乡村振兴,可以积极利用,凸显地方特色,深入挖掘优秀乡村文化艺术的潜力,特别是非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科学保护与创造性成果转化。葛仙山镇地理位置较好,其地处在彭州市中部,周围紧邻隆丰街道(原隆丰镇、军乐镇)、敖平(原敖平镇、红岩镇)、白鹿、通济镇,知名度高的丹景山镇就在其西边,距天彭街道仅有20公里,距成都60公里。近年来,彭州葛仙山镇紧紧围绕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葛仙山镇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曾在各类评选活动中获得众多殊荣,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四川省环境优美乡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镇”,在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镇”。现在,葛仙山的丘陵地带已经被一条品种丰富的水果长廊所环绕,建成集农业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绿色生态区。以葛仙山镇示范社区云居村为例,前期引进市湔江投资集团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建设了“林野·杏林”中医药主题村。为提升为葛仙山中医文化产业IP影响力,依托“林野·杏林”建设,配套特色消费场景,打造了700亩“杏林·问春”绿色生态空间,这中间还包括康弘中药材示范基地、健身绿道、问春林盘等项目。该村还积极打造“杏林·问春”乡村振兴示范片。

  葛仙山镇于今年2月开工山地运动乡村振兴项目,打造葛仙山山地运动公园,公园是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结合葛仙山镇地理优势,突出彭州特色,初步计划将于今年5月底前向游客呈现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园和国际户外营地,着力使葛仙山镇旅游迈入新台阶。

  葛仙山景区作为龙门山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溶洞历经几千年,是海内外攀岩、探洞达人心中的圣地,目前开发出来的洞穴不多,应积极探索规划,发展科普教育、研学旅游项目及体育项目,让更多的人们认识葛仙山,热爱葛仙山。

  乡村振兴必须文化先行,建设公共文化场所,丰富当地村民精神生活,是葛仙山镇开展乡村振兴有效举措。梨花读·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也是葛仙山镇熙玉村依据自己条件,结合乡村振兴“居游共享·五业共融”理念,进行乡村旅游发展定位,通过村落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娱乐的结合,采用“政府引导+集体经济参与+专业公司运营”的模式,打造的文化共享空间,被称为了“第一批成都市社区美空间”。

  该空间的整体设计基调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互相融合,结合现有的绿道、栈道,在图书馆设计当中将独具乡村特色的与屋顶、茅草等建筑元素,使用到外观鸟巢造型中,书香氛围弥漫在整个熙玉村。同时,好充分保证了图书馆必备的基础功能,即公共图书馆功能和优秀历史背景和文化展示的功能。

  梨花读·乡村图书馆于2020年完成建设,全馆占地面积180平米,建筑面积达到500平米,馆内有30-50人培训室2个,中型会议室2个,可容纳200人的室外场地1个。图书馆建造过程中,以“乡村知识图书馆+乡村文化展示馆+乡村社交地+文化艺术基地+网红打卡点”为定位,依托村落自然资源和位置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文化共享空间。图书馆整体基调和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在图书馆设计当中将独具乡村特色的与屋顶、茅草等建筑元素,使用到外观鸟巢造型中,让书香浸润整个熙玉村。展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之美。

  梨花读·乡村图书馆既有展示当地特色和人文风俗的开放空间,又有能够给大家提供饮料、茶的区域,还可以自由组合成休闲活动的多功能厅。通过设置阅读区、互动活动区、多功能区、展示区、售卖区等,搭建生活服务场景、居民协商议事平台,组成一个多功能、有温度、有灵魂的场景式开放空间,满足本地居民开展农民夜校、进行文化活动,满足外地游客网红打卡、休憩阅读等多元化需求。

  梨花读·乡村图书馆作为彭州市图书馆分馆,依托公共服务功能和公共信息资源,围绕“人人都享有幸福美满、安全稳定的美好生活”方向,有效利用区域文化本土优势,加强文化服务供给,广泛开展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活动。先后举办“建党百年·自强不息·读书不怠 ”全民阅读活动、“读党史·守初心·担使命”演讲比赛、“念党恩·敬国魂”中国梦主题展等数十场爱党、爱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党史国史浸润人心,共计2000余人参加,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与广泛认可。同时,为用好图书馆,充分的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感受中华民族优良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开展了古琴琴艺培训、书香阅读·满园梨花汉服秀、“白茶清欢·人间值得”茶道文化体验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2022年3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制作了一期短视频《你好成都》,就是拍摄的梨花读乡村图书馆,点播率达10万+,宣传效果达到了文化+旅游的优势,并由此带动文化旅游消费,拉动地区经济。

  熙玉村建设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作为彭州市的丘陵经济建设示范园,积极号召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置业,果农辛勤付出,收入也丰厚,如一颗果树的收入,一个粗壮树枝头接了二十几个果实,长成一个梨子三四两重,一个树枝头大约五六斤梨子,如果按市场行情报价五元一斤,能有二十几元,一颗果树几十个枝头,能收入近千元。

  部分果农还采取最新型的认养模式,让前来旅游的游人家庭认养一棵树,费用大概是300元——450元,等梨子结果之后,就把认养的这颗梨树的果实带走,或者邮寄。这也增加了旅游的新模式。

  葛仙山镇非遗文化的种类也有很多,有民间文学类非遗《韦皋与葛仙山》《李闯王与云居院》《葛仙山的传说》,有民俗类非遗《三月三葛仙山庙会》,有传统技艺类非遗刘氏传说制鼓技艺。其中,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彭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1人。

  葛仙山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据传在东汉末年,葛永贵(亦名葛贵)道长,在白石山修道数十年,后来羽化升仙。由因其能够驱邪辅正,因此又将其称为葛仙山。

  同时又有美丽山水的底色,自然资源丰富,“泉名富贵,韦节度之故步犹留;峰矗莲花,王子安之佳篇可读”。

  此外还有人文资源的底气。著名诗人王勃,曾游览葛仙山,写下著名诗作《山中》。

  政府打通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为葛仙山镇乡村振兴,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贡献力量。彭州市葛仙山葛仙殿为成都市已开放的十五个道教宫观之一。东汉时张道陵创教设二十四治(教区),葛贵山治为第五治。群山环抱,山峦翠叠,远远望去就行一朵莲花,因此又被称作“莲花山”。

  非遗文化历经几千年,来自农村,扎根乡土,结合葛仙山镇乡村振兴的目标,通过对这些非遗文化的深入调研,进一步整合非遗与旅游融合力度,积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葛仙山的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并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继承原有工艺,另一方面还要开发衍生产品。

  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和有效利用方面,建议配合其他非遗民俗三月三朝葛仙山等路径,呈现创作过程、展示非遗文化,打造乡土文化品牌,不断推出刘氏制鼓非遗特色文创产品;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要增强游客体验互动感,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人工交互体验等信息技术让节日文化、乡村民俗、手工艺文化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村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广大非遗工作者扎根民间,守正创新,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记在心中,承担起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历史使命。四川作为中华民族以及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渊源十分深厚,乡村振兴过程中更要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深入挖掘优秀乡村文化艺术的潜力,研究历史、文化内涵、系统阐释其蕴含的文化精髓,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科学保护与创造性成果转化。

  持续性加强乡村振兴,经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高度结合起来,并开展相关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保护好文物古迹,同时将非遗文化元素,应用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过程中,在乡村振兴中,加强其与各领域相关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培养挖掘非遗文化本土人士,确保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

  葛仙山下辖华顺村、官仓村、章泉村、花园村、熙玉村、井泉村、普红村、群柏村、云居村9 个行政村,楠杨社区、楠林社区、万年社区3个社区,辖区居民 3.8 万人,面积达 72.4 平方公里。拥有山丘,湖、河、坝等不同景观。川西旅游环线、成都三绕(在葛仙山镇设有互通出口)、其中万白公路、敖万公路、楠熙公路与花源路更是组成了立体的交通网络。葛仙山镇域内形成了“三山一水六分田”的空间格局,1 万亩花木果树和 4 万亩大田林盘风光汇聚一起形成了如诗如画的生态本底。同时葛仙山也是我国的道教胜地,山中坐落着北宋景祐年间的国家级文物“云居院塔”、还有着千年银杏,景观资源较为丰富。葛仙山镇因葛仙山而命名,葛仙山在四川各地有不同的叫法,例如葛家山、白石山等,历史上也有“葛贵山”的叫法,在葛仙山有东、南、西、北四处寨门,四处寨门都立于山顶,每处寨门以外风景都各有不同。在东寨门外是天府平原田园风光,在南寨门外则是山丘坝高低错落的花果漫野,西寨门以外是茫茫群山,苍翠巍峨,北寨门外有五爪洞,洞中有溶洞景观。据 2019 年葛仙山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全镇年游客接待量就达 158 万人次,增长 11%,特别是 2019年第 11 届田园赏花节期间,全镇接待游客就达 68 万人次,而旅游旺季和节会期间葛仙山的住宿餐饮业吃紧,常常出现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的热闹场景,这都表明现阶段葛仙山的旅游业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即配套服务业不完善,乡村民宿发展还具有较大空间。

  近几年,特别是在全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葛仙山镇按照湔江河谷旅游功能区围绕“东有莫干山,西有龙门山”的发展部署,以“民宿聚落建设”为发展契机,灵活运用活宅基地腾退有关政策,将乡村建设用地资源充分的利用,充分的利用当地生态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闲置资产,实现了民宿产业雨后春笋般的发展。

  截止目前,葛仙山镇已建成民宿3家,在建14家,促开工3家,累计投资约1.6亿元。其中已投入运营的“果徕咖啡庄园民宿”获得成都市“芙蓉金宿”、彭州市“优宿”等称号。有力推动了葛仙山乡村度假田园赏花品果游向健康养生、参与体验、民宿文化等方向的过渡。将民宿产业规划与村庄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农业专项规划进行有机融合。

  改进和完善葛仙山民宿旅游功能配置及要素整合,乡村旅游项目多样,增强市民到葛仙山游玩的体验感,以民宿消费带动地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进而带动区域协调平衡。

  葛仙山镇既有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底蕴,又有美丽山水的底色,还有人文资源的底气。政府应继续打通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为葛仙山镇乡村振兴,积极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贡献力量。

  (本文是2021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变·幻之间”研究成果)

  特邀作者:余婉,四川传媒学院副研究员,从事非遗品牌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研究

xc杏彩体育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刘先生

手机:13728593612

电话:13728593612

邮箱:L84168416@163.com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